厚德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咨询热线:400-886-9293

高新技术企业核查要点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 18:34   浏览量:1043

  根据国税总局2018年第23号公告规定,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由备案管理进一步简化为“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因此,企业的高新税收优惠风险更多并不在申请认定环节,而在资格维持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方面。本篇以某企业面临检查时,主管税务机关下发的自查核查要点入手,全面梳理企业高新认定及资格维持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23号公告的要求,留存“主要留存备查资料”

  根据《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管理目录(2017年版)》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留存备查资料为:

  1.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料;3.知识产权相关材料;

  4.年度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说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及对应收入资料;

  5.年度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证明材料;

  6.当年和前两个会计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及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研发费用管理资料以及研发费用辅助账,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二、人员(占比是否合规,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政策要求:科技人员/职工总数≥10%

  检查方法:

  1、调取从事研发活动人员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查看劳动合同职工约定员工从事的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薪酬等条款,查实研发人员的真实性。

  2、查看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情况,与个税明细申报表比对

  3、查看企业个税明细申报表,与工资明细表比对

  4、外聘人员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查看合同约定的人员人数、工作内容,排枪公司提交的人员社保缴纳清单、支付劳务费用的汇款记录等信息,查实外聘人员劳务费用的真实性。

  5、约谈:从企业所列研发人员名单中,随机抽取人员进行约谈,包括薪酬、主要工作内容,是否与研发相关

  风险提示:

  1、研发人员要求在职超过183天,入研发费用人员在职天数不够的,统计人数比例时需剔除。

  2、仍然将研发人员做研发与科技的区分,研发加计,科技不加计,或研发人员入研发费,科技人员不入,导致统计口径混乱、高新加计研发费数据不一致。

  例:某企业计入研发费用-人员人工费用人数共75人,其中45人标记为研发人员,30人标记为技术人员,对45人的费用进行加计扣除,30人费用不加计,但作为研发费用总数统计高新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在检查时,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解释,为何仅对部分人员加计扣除,是否具备合理性?

  例:企业实际归入研发人员人工费中数据为25人,但上报统计、高新年报的研发人员数为55人,分为研发、技术、辅助人员。

  该统计方式实质上仍然是对高新、加计人员人工费用的相关政策理解不到位所致,导致人员统计口径混乱,应以实际研发人员为准,未归集入研发费用的,说明未从事研发工作,55这一统计数据毫无意义,若25人占职工总数比例不足10%,还将引发不符合高新认定条件风险。

  3、研发人员取消了学历限制,对高学历但专业与研发工作完全不相符的,归入研发费用存在风险

  例:在审计某生态环保类企业的研发人员名单中,从专业学历上判别,发现部分研发人员专业为会计、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部分岗位为“生产经理、销售经理、合同专员”等。

  企业选定研发人员应当从实际研发需求出发,岗位、专业必须与研发工作相关,在提交研发人员名单时对研发人员专业、学历、所从事岗位应当仔细检查。


  三、研发费用归集(占比是否达标、是否设置辅助账)

  检查重点:

  1.企业是否按规定要求设置研发费用辅助核算帐目,是否按规定分项归集并填写《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2.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之比是否符合要求。

  风险提示:

  1.对研发费用归集应当按项目按归集科目按归集口径进行,企业研发费用设置不规范的,应当尽快整改。

  2.根据政策要求,以最近一年度销售收入作为判定依据,2019年度销售收入5000万以内,5%,5000万-2亿,4%,2亿以上,3%。研发费用占比,是三年研发费用总额/三年销售收入总额,

  企业应当关注的是,销售收入如果在19年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则可能面临占比不符合规定的风险,因此,研发投入的预决算制度开展尤为重要。


  四、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重点:收入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归集,是否达到规定比例

  政策要求:高新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风险提示:

  1、此处总收入,是指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包括投资收益等,因此企业若2019年度取得的投资收益较高,则可能引发高新收入比例不达标风险。

  2、结合第一部分,企业取得的高新收入,应当有支撑证明材料,若为高新产品,则一般为提供产品销售合同,以及权威部门提供的检验检测报告等。若为高新服务收入,若企业取得的收入非技术设计等可以全合同额归集类型,则建议企业通过技术合同登记的方式,对合同额中的高新收入额进行第三方认证。

  例:某生态环境建设公司,承接的均为大型园林、环境建设项目,合同收入中既包含生态、环境设计等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也包含由于建筑施工等产生的收入。此时,通过技术服务合同登记的方式,将合同额进行区分,则能有效避免高新收入认定风险。在税务机关检查中,对经登记的高新合同收入,税局一般不会质疑。但若整个合同均未经登记,且企业又全额计入高新收入的,则可能引发风险。


  五、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核查重点:

  1.是否是本企业申报前三年的1月1日起至申报日前获得

  2.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具有权属证明

  3.是否对企业的主要产品在技术上发挥核心作用

  风险提示:

  企业应当规划知识产权的取得,与研发项目紧密结合,持续取得。

  企业立项、知识产权应当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对主要产品/技术发挥支撑作用,立项不可以太任性。


  六、企业是否连续两年未按规定填报高新年报

  风险提示:根据高新政策规定,企业在同一资格有效期内,连续两年未按规定时限报送年报,将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


  七、其他

  1、企业申请认定时是否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

  3.是否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违法行为

  小结:就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而言,企业的风险并不在申请享受环节,尤其是高企认定,从近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通过率而言,企业申报材料规范符合要求的,不通过概率非常低。更多的风险集中于高新资格的维持过程中,企业应按照要求确保符合各项条件,包括高新认定的申报材料,也应规范,避免弄虚作假。


推荐阅读

  •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对于成立有2年以上有机会通过高新认证的公司来说,多数都会主动的去申报国高,如若想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的话,还需要对高新认定的申报材料了如指掌,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准备申报材料,扬长避短,厚德集团就来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都有哪些内容。

  •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的通知》(深发〔2018〕10号)及相关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金融人才在金融改革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全国金融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1月23日0-24时,深圳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根据《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2〕173号)、《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函〔2017〕268号)工作要求,我厅对申报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进行了立项评审。经评审,共有粤传媒大厦等149项工程符合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现予以立项公布(见附件1),并就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开展静安区产业园区评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静商规〔2020〕3号)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静安区产业园区能级和品质,营造争先创优、典型引领的良好氛围,静安区商务委员会开展了2020年度静安区产业园区评定及2019年度静安区产业园区复评工作,经过园区自查自评、互访互评、专家评审等环节,以下15家园区获评...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

    有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争取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很多企业自己提交了申请材料,但是高新评分不达标,认定不成功,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厚德针对各种失败的情况总结出了一些问题:

最新资讯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