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咨询热线:400-886-9293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17:05   浏览量:2306

  误区一:有关企业申请高新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的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业须注册成立365个日历天数以上。“申请认定时一年内”指的是申请前的365天之内(含申报年),即申请企业营业执照上册注册日期与认定通知文件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间隔必须大于365个日历天数。

  常见误解:企业2020年申请认定,其注册时间需要在2019年1月1日以前;企业2020年申请,其销售开始时间必须是2019年1月1日以前。

  误区二、知识产权取得必须是自主研发产生的要求

  有部分认为知识产权的取得必须来源于企业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相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对技术先进程度、在主要产品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知识产权数量、获得方式及企业参与编制国家标准等情况进行考核,这个指标并没有排斥外购、受让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

  科技成果转化是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的活动,其成果来源包括了自有技术、受让技术、输出技术、合作转化,技术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等五方面。知识产权相关方面的指标在科技成果转化层面,一个是开端,一个是终点;一个是定量指标,一个是定性指标

  。

  误区三、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针对专利等知识产权有效性,存在以下误解:认为拿到申请受理通知书就能申请认定,认为只有拿到专利证书才能认定,认为取得专利证书后无须缴纳年费。

  专利等知识产权以经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主管知识产权的行政部门作出授予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决定,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年费每年都要缴纳,有效期从申请日起开始计算。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专利权期限届满会终止。缴费收据为载有“年”费标识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收费收据”(黄色联),也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www.sipo.gov.cn)等查询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确认其缴费状态。企业务必要要确保参与认定专利的有效性,以免影响认定指标评价

  。

  误区四、评定看产品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下“简称《领域》”)要求

  申请高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下简称“《领域》”)规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关键看主要产品(服务)使用的技术是否属于《领域》规定范围当中的那一项,而不是看技术产出的产品属于《领域》。所以,有些传统行业,比如,冷冻奶,建筑业,经营范围上看似不适合申请高企,但如其提供产品(服务)采用的技术过硬,一样有可能符合认定申请的资格。

  误区五、企业只做产品研发、产品OEM定制,没有资格申请高企认定

  产品研发、产品OEM定制的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领域》规定的范围,就有申请认定资格的可能。销售的产品(服务)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需要看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是否属于《领域》规定范围。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转化形式表现为以该科技成果作为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合作条件等方式,科技成果转化是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产品研发,产品OME定制,属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类,不会影响评定分值。

  误区六、科技人员占比是评定前提条件,外聘人员不满183天人工费不得记入研发费用

  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评审认定要求标注科技人员工资岗位,来判断该人员是否属于科技人员,科技人员的岗位填写可按市场调研和数据采集、样品图纸设计、样品测试等按科研活动过程设定的岗位。比如,检测中心及车间骨干人员,直接提供技术服务的品管部,从事管理的有技术副总、生产副总等。

  科技人员占比是企业科技人员数与职工总数的比值,该占比按照全年月平均计算作为科技人员的统计依据,比例不低于10%;统计时,外聘科技人员累计不满183天将被剔除出去。而研发费用归集的人工是“科技人员”发生的“人员人工”,科技人员占比的统计口径不影响按项目归集的科技人员人工费用

  。

  误区七:大专以上学历占全体员工的30%以上

  认定办法通篇都没有这个学历方面的硬性要求,但为什么很多人这样认为的?当然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旧版认定办法确实有这方面的要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10%以上的科技人员,他们的学历尽量高一些是可以获得专家印象分的,一家拟通过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员,学历普遍在大专以下也是非常不妥的,虽然认定办法没有明文规定。

  误区八:可以认定一名后备级领军人才

  笔者负责任地告诉你:那是2015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样的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要认定为后备级领军人才,先将所在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然是最佳的途径。

  现实情况是,后备级人才认定的标准有一条是这样的:在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在任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或在任深圳重点软件企业研发机构第一负责人,且为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核心成员。既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又是科技计划项目的成员才有资格认定为领军人才。

  误区九、研究开发费用占比每年都要达标

  研究开发费用占比是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值,且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在对应阶段的研发费用比值分别不低于5%、4%、3%要求。

  比如,某企业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568.23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500万元,营业收入为5068.2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该企业申请认定的研发费用占比要满足第二档4%要求,是申请认定前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而不必每年的占比都符合。同时,“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也是近三年同期总额比值

  误区十、设计费用和委托外部研发费用的混淆

  实务当中,设计费用和委托外部研发经常混淆,很难划清。设计费用是为产品开发制作图纸、工艺、技术规范等设计产生的费用。委托外部研发是为产品开发,委托具有相应技术开发资质的第三方企业、个人或研发机构研发而产生的费用。设计费和委托外部研发在合同上是有其本质区别的。

  设计合同必须包括项目名称、设计内容、要求、时间节点、设计单位等内容。委托开发合同条款中除去一般合同的要注明的项目名称、内容、时间要求外,还需包括研究内容、技术指标,以及获得成果名称等内容。

  委托研发合同有几点注意要求:

  1.委托合同必须列明研究成果归属必须为委托方企业;

  2.委托研发报货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和个人进行研发的支出,取得符合规定条件的凭证均可税前列支,但是,归集高企研发费用时需要按实际发生额的80%进行统计。

  3.受托方相应收入开具的发票名称应为“技术开发费”,而不是“技术服务费”或其他名称

  误区十一:一定要有六件实用新型专利或一件发明专利

  非专业人士大部分都有这个误区,其实不然,认定办法是没有这个硬性要求的。首先我们都知道,高新技术企业是必须要有知识产权的,也就是说没有知识产权是不可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但认定办法并没有说非要达到多少数量才可以。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有就行了哪怕只有一件实用新型也是可以的。当然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有知识产权只是必备条件,但要认定成功还是需要一些充分条件的,比如说知识产权的数量当然是越多相对会越好。为什么笔者要用“相对”这个词呢?因为知识产权数量再多,也最多只能得到100分里面的8分而已,这样的比例确实不高。

  误区十二:申请高新的知识产权只能使用一次

  真相是:按Ⅰ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用权等可以用来多次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如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在申请国家高新时仅限使用一次。同时申请所使用的知识产权不仅仅只是前三个年度获得的,既可以是更远年度的,也可以申报当年度的。如2018年申请高新认定,不仅仅只能使用2015-2017三年度的知识产权,而且还能使用2015年以前的知识产权(如果是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就要确保之前没有使用它申请过高新认定),同时也能使用2018年当年度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

  误区十三:初次认定很难复审相对简单

  事实是在高新认定的词典里面已经没有“复审”这个概念了,有的只有初次认定和重新认定,两者之间的要求和流程都是完全一样,无所谓难或不难。

  误区十四:可以享受所得税税率优惠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税率优惠是事实,但不是你拿到证书了,国税局就直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如果你不去国税局备案申请,仍然要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正确的姿势是:领证之后马上去国税局备案,按照相关要求在次年的汇算清缴前提交相关资料,方可享受优惠税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仍然没有享受到优惠税率的原因。

  误区十五:只要证书上的时间过了三年就失效了

  高新的重新认定是以三个年度为一个周期,每过三个年度,就要进行重新认定,否则证书将会失效。但千万不要被证书上的认定日期迷惑了,只认年份,不认月份及日期,意思是说2015年的证书,无论它是1月1日发证还是12月31日发证,2018年都要重新认定。比如说某公司高新证书上的发证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但也要在2018年科创委公布的批次时间内完成重新认定,而不是要等到2018年12月31日再去重新认定,因为如果等到那时可能就不会受理了;又比如说某公司高新证书上的发证时间为2015年1月1日,也要在2018年科创委公布的批次时间内完成重新认定,而不是2017年就重新认定,即使这个证书看起来似乎已经超过三年有效期,也是不影响享受高新相关政策的。当然一般证书的发证时间都在下半年,这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也不影响。


推荐阅读

  •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对于成立有2年以上有机会通过高新认证的公司来说,多数都会主动的去申报国高,如若想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的话,还需要对高新认定的申报材料了如指掌,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准备申报材料,扬长避短,厚德集团就来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都有哪些内容。

  •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的通知》(深发〔2018〕10号)及相关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金融人才在金融改革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全国金融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1月23日0-24时,深圳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根据《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2〕173号)、《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函〔2017〕268号)工作要求,我厅对申报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进行了立项评审。经评审,共有粤传媒大厦等149项工程符合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现予以立项公布(见附件1),并就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开展静安区产业园区评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静商规〔2020〕3号)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静安区产业园区能级和品质,营造争先创优、典型引领的良好氛围,静安区商务委员会开展了2020年度静安区产业园区评定及2019年度静安区产业园区复评工作,经过园区自查自评、互访互评、专家评审等环节,以下15家园区获评...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

    有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争取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很多企业自己提交了申请材料,但是高新评分不达标,认定不成功,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厚德针对各种失败的情况总结出了一些问题:

最新资讯

2020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资料大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0年第二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静安区】2020年度产业园区评定结果的通知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通过怎么办